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中国车企在东南亚蚕食日企份额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5
148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学习了 华为系最贵豪车!余承东宣布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破10000台学习了 固态电池概念震荡反弹,晶华新材冲击涨停实垂了 天士力百万年薪副总二度请辞!秒懂 啤酒嘉年华 点燃夜经济!2025厦门啤酒消费季思明主场暨思明区仲夏消费季启幕 美媒:关税将导致美国多种商品涨价 是行业均价的1.4倍,海尔多门冰箱抢下欧洲第一名是真的? AI预测医药行业未来5年最紧缺的人才类型是真的? 减产?!2025年新季红枣定产报告官方通报来了 人工智能板块震荡拉升,科思科技等多股涨停,机构看好两类投资主线后续反转 进阶智能新能源 长城汽车7月新能源车型销售3.46万辆 同比增长43.27% 折叠屏iPhone能为库克解围吗?秒懂 是行业均价的1.4倍,海尔多门冰箱抢下欧洲第一名官方通报 华为系最贵豪车!余承东宣布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破10000台官方通报 神火股份已累计回购1542万股公司股份 成交总金额2.55亿元是真的? 上半年江苏A股上市公司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券商CFO盘点:中银证券财务总监刘国强年薪为117万,比行业平均低15万元,曾跳槽到中金公司后又重返中银证券 上半年江苏A股上市公司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赵薇,1590万元股权再被冻结官方已经证实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海尔智家再次上榜,排名提升17位!这么做真的好么? 券商CFO盘点:申万宏源财务总监任全胜年薪112万元,比行业平均低20万,曾任法院书记员、法官秒懂 杀跌情绪推动下玉米期货转弱 等待新的驱动因素 券商CFO盘点:申万宏源财务总监任全胜年薪112万元,比行业平均低20万,曾任法院书记员、法官 【盘中播报】28只股长线走稳 站上年线实时报道 三安光电将并购Lumileds,重塑全球LED市场格局 STRC重新定义比特币投资 Strategy迎来了“iPhone时刻”?后续反转 盒马上线自有品牌低GI系列新品这么做真的好么? 【盘中播报】兴图新科盘中涨停官方通报 加密货币矿机生产商Bgin Blockchain缩减IPO规模 现计划募资3600万美元学习了 海康威视能够重回增长通道吗? 盒马上线自有品牌低GI系列新品是真的吗? 江南新材8月5日龙虎榜数据最新进展 巨力索具控股股东巨力集团解除质押2320万股 并再质押1600万股 天地源董事会提名6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专家已经证实 Mhmarkets迈汇:贵金属行情反弹背后的隐忧是真的吗? 富德生命人寿“美好生活2.0”康养品牌发布:从生活方式变革入手,让保障看得见、用得上、靠得住 GTC泽汇资本:金价预期走高 聚焦多重利多因素 20只白酒股上涨 贵州茅台1427.74元/股收盘后续反转 辰欣药业跌6.65%,沪股通龙虎榜上买入7238.31万元,卖出6565.14万元官方处理结果 芯朋微控股股东张立新计划减持不超263万股 OEXN:美对巴西原油加征关税影响与应对又一个里程碑 锅圈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2.5% 社区龙国厨房战略显成效 迈威生物:公司尚未实施本次股份回购又一个里程碑 迈威生物:公司尚未实施本次股份回购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海光信息:上半年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1% 长虹华意:8月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后续反转来了 东方法律人 | 合伙企业强制清算的司法实践这么做真的好么?

11 月 27 日消息,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来说,眼下的处境步履维艰。

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冲击全球汽车行业,日本的汽车制造商 —— 这些曾被视为国民品牌的企业,正逐步沦为最大受害者之一。

新款电动汽车一波接一波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汽车制造商艰难求生,因为中国本土车企正以一波接一波的电动汽车强势占据展厅。同时,中国品牌也在进军东南亚市场,迅速侵蚀丰田、本田和三菱等传统日本品牌的优势地盘。

根据彭博社对汽车销售与登记数据的独家分析,2019 年至 2024 年间,日本车企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下滑幅度位居各国车企之首。

在中国市场,彭博追踪的六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连丰田的销量和产量也停滞不前。在东南亚,尽管日本品牌曾享有高度忠诚度,例如 2019 年印尼市场几乎每辆车都来自日本车企,但如今中国品牌正在逐步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泰国和新加坡,日本车企的市场份额已从 2019 年的 50% 以上跌至 35%。

尽管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在皮卡等细分市场仍有优势,但总体形势对这些曾以效率和可靠性闻名的日本车企而言颇为不利。

亚洲市场的衰退与全球挑战

亚洲市场份额的流失不仅令人担忧,也预示着日本车企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压力。虽然高额关税目前阻碍了中国车企在欧美市场销售乘用车,但在全球范围内,日本车企在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上明显落后。这种滞后可能让它们在这个以尖端电池技术和智能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付出惨重代价。

东南亚市场也在悄然变化。曾经由日产和马自达主导的街道和高速公路,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新的车标和设计风格。

丰田在东南亚的优势主要来自其区域生产能力。它在东南亚工厂生产的大排量汽油车广受当地消费者欢迎。2023 年,丰田生产了约 1100 万辆汽车,其中泰国和印尼合计占了近 10%。

然而,在印尼前首都雅加达,虽然丰田依然是道路上的主导品牌,但日产几乎成为“濒危物种”。本月早些时候,日产报告利润大幅下滑,原因包括产品线老化、促销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北美市场缺乏混动车型,这迫使公司采取裁员和减产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印尼市场异军突起。今年 7 月,比亚迪刚刚向印尼客户交付首批汽车,仅两个月后便跻身当地销量第六的品牌。雅加达旗舰展厅的工作人员透露,起售价为 4 万美元的中型电动掀背车“海豹”最受欢迎。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危机,日本车企正加强合作并投资长期项目,例如开发车载软件、固态电池等技术,试图重获市场主导地位。

今年早些时候,丰田展示了一款“碳中性内燃机”原型,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混动车技术。同时,丰田也在开发自有软件平台,以抗衡中国电动车的豪华配置。

本田、日产和三菱则在深化今年新成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开发软件和电动车基础设施。这一战略暂时在北美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过去两年中,北美电动车增长放缓,而混动车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回升,这恰恰是日产和丰田的强项。

但在中国这个全球电动车之都,这一策略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日本车企付出了沉重代价。

日本制造业优势的逐渐丧失

日本在大规模汽车生产方面的声誉也在下滑。20 年前,日本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 11%。

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然而,出口至欧洲和美国的中国电动车需缴纳高额关税,这促使比亚迪等公司考虑在当地设厂以规避关税,也推动它们加速扩展至其他市场,实现全球化雄心。

彭博情报指出,中国在低成本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车企在海外建立强大供应链的能力,使它们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占据了竞争优势。

尽管中国品牌在关税实施之前就已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发起攻势,彭博情报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辰夫认为,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他表示:“他们很可能会加大推进力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