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1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道源圣地”和“西镇奇观”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动植物1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独树一帜,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自1994年以来,崆峒山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等荣誉和桂冠;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登上了“国家名片”。
近年来,景区加大以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环保和安全防护等为主的项目建设,景区建筑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景区游览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基本恢复了九宫八台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的原貌,年增加游客容量10万人(次),延长游客在景区滞留时间4个小时以上,旅游环境及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营造出了景区旅游事业发展和投资的良好环境,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也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知名度日益提高,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热点旅游景区和甘肃省标杆式旅游景区。(崆峒山大景区管委会崆峒文化研究所供稿)